历史地理知识|清河县属于哪个省,山东省清河县属于哪个市


清河县属于哪个市管辖清河县位于河北省南部、南运河西岸 。 东与山东省武城、夏津两县隔河相望 , 西与威县交界 , 北与故城、南宫县为邻 , 南与临西县毗连 。 面积495平方公里 。 县人民政府驻葛仙庄 , 距省会石家庄148.8公里 。
清河之名始于汉代 。 据《嘉靖广平府志》载 , 汉高帝四年(公元前203年)置清河郡(治在清阳县 , 即今清河县地) , 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(《水经注》记:“清河又迳清阳县故城西”) 。 东汉时郡治徙于甘陵县(今山东省临清县和河北省临西县地) , 遂更名甘陵郡 。 三国、魏时 , 郡、县(甘陵县)均改名为清河 , 但其县并非今清河县境(治在今山东省临清县地) 。 北齐时 , 于今清河县地设武城县 , 并迁清河郡治此 , 于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改武城县名清河县 , 自此清河县才名副其实 。
今县境 , 春秋时期为晋国地 。 战国时为赵国辖域 。 秦代置厝县(故城在今县西北) , 属钜鹿郡 。 西汉时 , 除厝县外还置有信城县(故城在县西北十二里)、清阳县(故城在县东 , 今山东省地)和武城侯国(治在今县城关 , 文帝十二年废) , 均属冀州清河郡(治在清河县 。 此间时郡时国 , 几经更复) 。 东汉时 , 厝县改为甘陵县 , 信城、清阳两县亦省入 , 同时清河国(建初七年封为国)治迁至甘陵 。 于建和二年(公元148年) , 清河国改名甘陵国 。 三国、魏时 , 甘陵郡(东汉建安十一年改郡)和甘陵县均复名清河 , 一直到晋代 , 今县境即为清河县辖域(此时之清河县辖域较大 , 除今清河县境外 , 还含有今山东省地) , 仍属冀州清河国(于西晋咸宁三年封为国) 。 北魏时 , 于太和七年(公元483年)在今县境置斌强县 , 属冀州长乐郡(太和十一年改隶广宗郡 , 不久即废 , 遂还属长乐郡) 。 北齐时 , 斌强县仍属长乐郡 , 于天保七年(公元556年)析清河县西北境设武城县(即今清河县地 , 治在汉信城县故城) , 后又将清河县改置为贝丘县 , 均属司州清河郡 。 隋代 , 于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武城县改名清河县 , 贝丘县改为清阳县 , 仍为清河郡辖 。 斌强县初属长乐郡 , 开皇三年罢郡隶冀州 , 大业三年废州改属信都郡 。 唐代 , 于武德九年(公元626年)省斌强县入清河县 。 清阳县于永昌元年(公元689年)徙治于永济渠东(永济渠为今南运河) , 和清河县同隶河北道贝州(治清河县 。 天宝元年罢州为清河郡 , 至德二年复名贝州) 。 五代时 , 清河、清阳二县仍隶贝州 。 宋代 , 清河县于端拱元年(公元988年)徙治于永宁镇 , 淳化五年(公元994年)又迁治今县城关 , 和清阳县同隶河北东路恩州(庆历八年贝州改称) 。 于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省清阳县并入清河县 。 入金后 , 清河县改隶大名府(后为路) 。 元代 , 清河县属中书省大名路(先为恩州 , 太宗七年改隶) 。 明代 , 清河县隶京师广平府(原为大名府 , 洪武六年改隶) 。 清代 , 清河县为直隶省广平府 。
民国时 , 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 , 三年(1913年)改为大名道 , 十七年(公元1928年)直隶于河北省 , 二十五年(公元1936年)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 。

推荐阅读